成人动画

成人动画
成人动画

文余源:适应差异化布局探索多元化路径

发文时间:2025-07-22 阅读次数:





城市群是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,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成渝等19个城市群分布于东、中、西和东北四大板块,形成差异化布局。东部地区6个城市群地处沿海开放前沿,中部地区2个城市群居承东启西的枢纽位置,西部地区9个城市群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东北地区2个城市群是东北振兴的重要增长极。

地理区位不同,城市群在资源禀赋、人口结构、经济基础等方面也存在差异,经济实力梯度分明。

东部沿海城市群发展优势突出,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冀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0%以上。其中,长三角地区着力构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,2024年经济总量33.2万亿元,进出口总值16.01万亿元,占全国比重36.5%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8000亿元,占全国的60%,形成完整产业链条,高新技术企业超15万家,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累计形成154项制度创新成果。珠三角城市群加快科技创新一体化进程,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3.6万亿元,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.63万件,连续21年居全国首位;电子信息产业协作分工明确,营收超5万亿元。京津冀以首都为核心,在协同发展引领下,持续优化产业结构,2024年经济总量11.5万亿元,服务业占比近70%,进出口总值超5万亿元,全年专利授权量约27万件,北京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.2万件。近年来,东部城市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,“轨道上的长三角”建设加快推进,2024年发送旅客8.9亿人次,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超1.1万公里;长三角5G基站密度居全国前列,京津冀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。

中部城市群依托承东启西、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优势,加快中心城市建设。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、长沙、南昌为核心,形成“品”字形发展格局,依托水运和长江经济带,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,2024年经济总量约12.4万亿元。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,依托“米”字形高铁网络和航空枢纽优势,吸引人口和产业转移,郑州航空港货邮吞吐量82.5万吨,河南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5000列。与东部地区相比,中部城市群创新能力和开放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。

西部城市群因地制宜走多元化发展之路。以重庆、成都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凭借西部重要工业和消费中心地位,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,2024年经济总量达8.7万亿元。川渝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,在电子信息、汽车制造等领域形成国家级产业集群,两地汽车制造业产值超8000亿元。2024年中欧班列(成渝)开行量超5700列,成为全国开行量最多、区域合作最广泛、运输最稳定的中欧班列。关中平原、滇中、黔中、兰州—西宁、宁夏沿黄等城市群,以能源、矿产等资源开发为主导,促进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、生态保护等有机结合,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。整体来看,西部城市群发展速度和一体化水平低于东、中部城市群。

东北城市群在协同发展中推动转型升级。辽中南、哈长城市群是传统工业基地,拥有丰富的煤炭、石油、黑色金属等资源,在东北振兴战略的指引下,推进新旧动能转换,发展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,同时加快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步伐,努力打造新增长极。哈长城市群在重型机械、电力设备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,在中国一汽、哈电集团等企业带动下加快转型升级;辽中南城市群着力推动智能制造、航空航天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。

不同区域城市群各具特色、互为补充,但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、资源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。东部三大城市群GDP总量占全国比重超四成,而西部城市群占比不足三成,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人均GDP约为安徽的2.6倍;跨行政区划协调机制不够健全,各地在产业规划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统筹不足,一体化推进缺乏有力抓手;社保、医疗等公共服务跨区域转移接续机制不够完善,影响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,土地、资本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有待提升。

提升城市群一体化水平,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,需从以下方面着力。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和统筹协调。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,统筹产业布局、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,探索城市群治理新模式。二是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。推进城际铁路、市域(郊)铁路建设,打造“1小时通勤圈”,统筹布局5G、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,探索数字智慧城市群建设。三是深化产业协同发展。引导城市群内部产业合理分工,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布局产业链,建设产业合作园区,探索利益共享机制。四是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。深化政务服务跨区域合作,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,扩大“跨省通办”事项范围,完善社会保障转移接续机制。

作者:文余源

单位:成人动画

来源:经济日报

设计 责编:马文林

审核:文余源 宋枫